初二地理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居民和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4.下列几幅景观图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景观,它们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
B.农村房屋外观、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C.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
D.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5.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 )
A.大米、谷子
B.高粱、玉米
C.面食、谷子
D.面食、大米
6.暑假一位同学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呼和浩特旅游。他在沿途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7.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A.潮湿 B.严寒
C.高温 D.干旱
8.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
A.苹果
B.香蕉
C.椰子
D.柑橘
9.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较远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海拔较高
10.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布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下图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甲、乙、丙、丁位于不同的地理分区,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分区是( )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13.因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拉萨
14.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
A.青稞、小麦 B.小麦、玉米
C.青稞、玉米 D.青稞、水稻
15.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喜马拉雅山
C.天山 D.青藏高原
16.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
A.蒙古马 B.骆驼
C.驴
D.牦牛
17.“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18.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习惯
19.挖窑洞居住,以小米为主食的居民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 )
A.长白山区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20.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
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
二、综合题(40分)
21.判断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事物各属于哪个地区,把其代号填在表中相应栏内。(8分)
A.鸭梨苹果柿杏桃,饺子馒头和面条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C.吃小米、住窑洞、植树种草很有用
D.三河马、三河牛,绿洲可种稻、棉与瓜果
E.黄土地、黑土地,小麦大豆地里长
F.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
G.高寒缺氧低气压,牦牛无所惧
H.青稞酒,酥油茶,主食名字叫“糌粑”
地区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
代号
|
|
|
|
|
22.读中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题。(共15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我们萝岗区位于_________地区,该区域的代表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是因为这里年降水在_________毫米以上,1月平均在气温________℃以上。
(3)太阳能、地热能非常丰富的区域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图中①③两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________毫米线相似,与我国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的分界线相似。
(5)界线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与_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一线分布大体相一致。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2010年4月14日08:52,据央视《朝闻天下》最新报道,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主要发生在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据悉,当地多数人尚未起床,伤亡较为严重。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地震至少已造成400人死亡,8000人受伤。玉树县固定电话通讯中断,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

(1)材料中所指地震发生区域是A、B两省区中的__________;其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本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
(2)图中铁路就是被誉为“天路”的__________,B附近是著名的农业区__________。
(3)此次地震救援行动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24.归纳比较我国北方地区利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并填写下表。(10分)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农田类型
|
|
|
主要农作物
|
|
|
作物熟制
|
|
|
民居特色
|
|
|
传统运输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