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11-12上学期期中测试题1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
1.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家旅游,下图是他搜集到的一张反映该国 古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目的地是( )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2.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A.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疆域最辽阔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4.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汉化”是指( )
A.《汉漠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5.0,1,2,3……8,9这些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 )

A.埃及人 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6.随着中西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传人中国,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其中“圣诞节”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7.某历史网站论坛上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辩论。下面四种观点,你认为精辟地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是( )
A.文艺复兴是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和新的艺术大师
B.文艺复兴是复古,运动名称中的“复”字说明了这一点
C.文艺复兴是复古,当时的人们特别爱读古希腊、古罗马人的作品
D.文艺复兴是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8.“……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 )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9.下列漫画反映的政体是( )

A.君主立宪制 B.君主专制
C.民主共和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0.“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全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对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1.“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材料中“我”指的是( )
A.罗伯斯庇尔 B.林肯 C.拿破仑
D.希特勒
12.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下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摆脱了经济危机
C.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3.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
A.光荣革命 B.美国内战 C.1861年改革 D.二月革命
14.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相同的是( )
A.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保留了“天皇制”
C.摆脱了美、英、法等国的统治 D.解放了农奴
15.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16.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怀念起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他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17.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18.战争是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滑铁卢战役 D.凡尔登战役
19.某战地记者从一战前线发回的战报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看见飞机参加了战斗
B.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中惨败
C.德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D.美国人一直没有参加战斗
20.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21.为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某校兴趣小组创作了历史情景剧《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下面是相关内容,请你参与完成:
(一)人物篇: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凸显了英雄人物的重要作用。请你判断下列图片中的人物,并简述他们的贡献。(6分)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1)
A:
,贡献:
。
(2)B:
,贡献:
。
(3)C:
,贡献:
。
(二)法律文献篇: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4)材料一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3分)
(5)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写出这次革命中的两件大事。(3分)
(6)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后,分别制定了什么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2分)
(三)发展影响篇:
(7)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22.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革命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引人反思的材料】
材料二:欧洲移民中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的频繁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作为统一的语言,这样就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了。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各殖民地同英国的矛盾与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一次演说
(1)请写出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你认为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何相同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政治任务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挥斥方遒的伟人】
我们不应忘记,那些站在世界历史殿堂里发出宏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足迹的英杰伟人。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杰出的政绩影响了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3)美国老兵称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请依据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4)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请依据史实,简述林肯的历史功绩。
【引领时代的标枪】

图一
图二
图一是位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图二是“林肯和政府成员审阅《宣言》的场景”。
该宣言的发表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摘自《大国崛起》
(5)图一中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抱象征着美国独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什么?该书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6)材料二中的《宣言》指什么?颁布于何时?
(7)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看当今世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通过上述美国的发展之路,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启迪?(至少写出两条)
23.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1)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③
应改为
。
(2)乙同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请帮他填补完整,并指出还可从其它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背景:都是由于
发展受阻,但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内容:都涉及
问题,但日本改革内容更全面。
影响:都是各自社会的转折点,主要是由于 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加紧对外扩张,都保留了
残余。
其它方面:
(3)丙同学认为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其重要原因。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明理由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陈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蒸汽轮船 图二 飞机 图三 汽车 图四 蒸汽机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蒸汽的机器”是谁改良的?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这种机器首先在什么部门开始应用?
(2)结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在这次工业革命中走在其它国家前面的是谁?请列举这一阶段出现的新通讯工具。
(3)材料三是几个科学家的发明,请写出上述交通工具的发明者。上述交通工具的动力机器分别是什么?上述交通工具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交通发展势必影响国家能源战略。请你为解决我国当今石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