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四幅图(10﹣20),属于中国最北方景观的是( )
A.
B.
C.
D. 
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数目分别是( )
A. 12 5 B. 12 6 C. 15 6 D. 14
6
3.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下列国家同中国相似的是( )
A.印度 B.日本 C.英国 D. 蒙古
4.下列重要经线、纬线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 D. 北极圈
5.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① B.①③④ C.①③ D. ①④
6.下列国家中,与我国的南面接壤的是( )
A.阿富汗、巴基斯坦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越南、老挝、缅甸 D.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蒙古、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8.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六国组成。其中和中国不相邻的是( )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 乌兹别克斯坦
9.有过我国现行的行政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上划分为省、县、镇三级
B.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共32个省级行政单位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D.我国的行政区划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10.我国东北三省是指( )
A.河北、山东、湖北 B.湖北、广西、山东
C.黑龙江、吉林、辽宁 D.吉林、辽宁、内蒙古
11.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正确的是( )
A.新疆面积最大 B.四川人口最多
C.广东省纬度最低 D.云南邻国最多
12.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个省区,在我国政区图上并不相邻的是( )
A.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B.山东省和山西省
C.湖南省和湖北省 D.河南省和河北省
13.如图是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对应的简称正确的是( )

A.①云②粤③鄂④黑 B.①藏②粤③鄂④黑
C.①云②桂③渝④黑 D.①云②粤③鄂④青
14.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中有“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芙蓉国”是指( )
A.河南 B.湖北 C.湖南 D. 海南
15.我国既临海,又在陆上与外国相邻的省区有两个,它们的简称是( )
A.辽、桂 B.吉、桂 C.滇、辽 D. 闽、辽
16.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其主要原因是( )
A.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C.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17.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人口众多,从自然条件看( )
A.东南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
B.东南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东南部有许多大城市,人口也多
D.东南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多
18.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少数民族都学习汉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
B.各民族不能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要继承传统
C.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信奉伊斯兰教
20.少数民族有的捕鱼,有的狩猎,有的放牧,下列不是以放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土家族 C.藏族 D. 哈萨克族
21.下列民族与其主要聚居省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朝鲜族﹣青海省 B.高山族﹣福建省
C.傣族﹣云南省 D.满族﹣江苏省
2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且濒临海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④
23.下列民族中,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统一大政权的是( )
A.回族 B.蒙古族 C.壮族 D. 高山族
24.有关我国人口或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
B.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
C.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回族
D.侨乡主要分布在浙、闽两省
25.“人民币上学地理”,依据人民币的景观判断两地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壮族 藏族 B.高山族 满族 C.苗族 回族 D.傣族 维吾尔族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4分)根据如图几个省的轮廓特征,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几个省中,临海的有__(写数字代号),其行政中心分别是__和__。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有__。有热带分布的是__。
(2)图中四个省中,有两个简称的是__。
(3)③省的地理位置特点是__________。
27.(18分)读漫画“地球在呻吟”,完成下列各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是______带来的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由于人口数量过多,人均__经费少,学校教育落后,交通__,住房____。
(3)由图中可知人口增长了,城镇增多了,__变少了,__紧缺了,__破坏了,环境__了。
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亲赴震区看望受灾群众,知道抗震救灾工作。
材料二:如图1。

(1)汶川县位于__省,该省区简称为__和__。
(2)材料二中汶川位于北京的__方向。
(3)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如图2)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9.(8分)我国疆域辽阔,自然景观各具特色,差异明显。请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进行探究。

探究课题: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探究方法:读图观察,了解中国、俄罗斯、蒙古、日本等国位置的特点,分析原因。
探究结论:
(1)我国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与蒙古、日本地理位置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